万历

李太后为何没掌权?有什么因素造成明朝没有后宫当政

万历登基才十岁,她要是像吕后、武则天那样把印信往怀里一揣,满朝文武只能跪地喊“遵旨”。可真实情况是:她连盖个章都得先问冯保“今天红笔在谁手里”,再派太监去内阁排队领一张“副署条”,才算走完流程。这套“公章双保险”不是后人脑补,台北故宫2023年新解密的《万历朝

后宫 明朝 万历 李太后 冯保 2025-11-17 17:35  2

高市早完是说说而已吗?

台湾有事,就是日本有事。当自民党大佬高市早完掷地有声地说出这句话时,评论区一片嘲讽:“笑死,日本敢吗?”幼稚的国际关系学者在翻《和平宪法》,天真的历史爱好者在查海军部署,而看透本质的智者,早已翻开了一本写满血火与算计的古老账本,那里记录着日本民族最真实的行为密

西伯利亚 万历 李梅 高市 中西辉政 2025-11-15 05:50  1

扶大厦之将倾的一文一武,为何落得家破人亡、冻饿而死?

万历十五年,山东登州的一间破屋里,一个形容枯槁的老人躺在床上,气息奄奄。他身边没有亲人照料,屋里连一丝炭火的温度都没有,只有破旧的窗户纸被寒风刮得哗哗作响。老人浑浊的眼睛望着屋顶,嘴里断断续续地念叨着“倭寇”“海防”“张首辅”,最终在悲愤与饥饿中咽下了最后一口

张居正 万历 戚继光 戚家军 冻饿 2025-11-15 17:25  1

万历皇帝的 “搞钱翻车记”:一场持续 20 年的 “开矿榷税” 闹剧

明神宗朱翊钧绝对是明朝皇帝里的 “话题顶流”—— 在位 48 年,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;性格从早年勤政变晚年摆烂,治国成绩大起大落,后世对他的评价能吵翻历史论坛。传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,万历统治中期(约 1600 年前后)是明朝由盛转衰的 “分水岭”,而把王

皇帝 万历 马堂 陈奉 榷税 2025-11-06 21:17  2

明朝万历年间错综复杂的妖书案,幕后黑手会是努尔哈赤吗?

明朝万历年间,曾经发生过一桩牵涉到明朝皇室成员的迷案——妖书案,号称明朝四大疑案。此案十分错综复杂、迷雾缭绕,居然是来无踪去无影,先是稀里糊涂地出现,再是稀里糊涂地断案审案、最后又稀里糊涂地结案,直到今天,大家都仍然不知道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?

幕后黑手 明朝 万历 努尔哈赤 妖书案 2025-11-14 09:58  2

朱见深:明朝“童年皇帝”的秘密人生,谁知他心中渴望权力?

那以后发生的事,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惊心动魄,更多像一段被人收起来的玩具。按照手头这些线索,万历在1618年去世,朝廷重新洗牌,朱由检被立为新帝,原本被当作“替身”的朱见深一下就被摘了名号。名义上的“皇帝”一收回,他虽然还留在宫里,但不再披龙袍、不再坐在金椅上接

皇帝 童年 明朝 万历 朱见深 2025-10-29 12:49  1

从价格看中国社会,明朝衰落的另一种解读

卜正民在这本书的序里说他是一位价格史学者,所以《崩盘: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》这本书中有大量的关于明朝价格的分析和描述,从任何一个角度看,都可以刷新很多我们对历史的认识,直白一点的是货币的比价与贫富衡量标准,普通人与有钱人的收入比较,我们在小说戏剧里看到的一文

明朝 万历 陈其 卜正民 饥民图说 2025-10-29 13:44  2

非虚构与历史|从价格看中国社会,明朝衰落的另一种解读

卜正民在这本书的序里说他是一位价格史学者,所以《崩盘: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》这本书中有大量的关于明朝价格的分析和描述,从任何一个角度看,都可以刷新很多我们对历史的认识,直白一点的是货币的比价与贫富衡量标准,普通人与有钱人的收入比较,我们在小说戏剧里看到的一文

明朝 万历 陈其 卜正民 饥民图说 2025-10-27 17:31  2

万历地宫被撬开瞬间白雾冲棺,发掘者离奇脱水暴毙,国家紧急封陵

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九号,考古的白万玉把第一块梯形城砖撬开一个“圭形”的缺口,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地宫大门就那么吱呀一声,裂开了一条缝,一股子潮腥气混着楠木腐烂的味道冲出来,探照灯的光柱子都跟着晃悠,谁也想不到,这声门响,成了后来半年里头,每个参与发掘的人都忘不掉

万历 地宫 白雾 万历地宫 发掘者 2025-09-15 23:21  5

明朝200年的江山基业,居然被一代人败光,这就是命!

有个笑话流传已久:一群哲学大咖坐在一起讨论“明朝到底亡于哪位皇帝”。现实主义者说亡于崇祯,先验主义者说亡于嘉靖,激进主义者说亡于洪武,哲人王主义者说亡于永乐,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甚至说亡于五胡乱华,机械决定论者更夸张,直接把锅甩给了宇宙大爆炸。看似荒诞,但有一个答

白银 明朝 万历 朱翊钧 官缺 2025-09-19 11:49  7